11月23日,“产自临沂”名优特产品展迎来首个全天展示日,位于奥帆中心内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前广场的展棚内客流量持续升温,蒙阴煎饼、王氏熟梨、沙沟芋头等销售火爆。据悉,一直到11月26日,来自临沂市的17个区县将分组依次登台,带来精彩的民俗演出、非遗展演、互动游戏等,同时对自己展区的特色产品、优质资源进行代言推介、优惠促销。
“沭河岸边有你古老的传说……啊,柳编之都柳之故乡,含情脉脉情深意长……”23日上午,星光大道冠军选手张馨文的一曲《柳韵》开启了当日临沭县主题推介时段。据了解,张馨文是地地道道的临沭人,参加星光大道夺冠后,她还成为了沂蒙山旅游形象大使、临沭柳编文化产业形象代言人。“青岛是国际大都市,这次能代表临沭来参加青岛沂蒙周、展示推广柳编文化,感觉到很自豪和骄傲。”张馨文和记者说,在临沭当地,柳编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时代传承,“我自己从小就耳濡目染学习柳编手工艺,柳篮、柳筐等柳编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还绿色环保。”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歌唱演绎,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传统手工制作的柳编用品,从而不断传承弘扬家乡的柳编文化。
“我准备拿回去用来装水果。”西安来青游客齐女士向记者展示自己购买到的临沭柳编筐,“这种天然柳编的储物筐,绿色环保,用起来比较放心。”记者发现,现场除了本地市民观展,还有不少跟齐女士一样被吸引进展区的外地游客。
作为首个“产自临沂”名优特产品展区县主题推介日,23日,兰山区、临沭县、罗庄区、蒙阴县、高新区依次上台推介。其中,蒙阴县的蒙阴煎饼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试吃、购买。
“我们县两家公司能够带来的一千多斤煎饼,上午10点已经销售一空。”蒙阴县展区负责人和记者说,为了更好地传播临沂饮食文化,他们已紧急安排厂家调货运来青岛,“我们昨天还专门从县里送来燃气鏊子,现场磨糊烙煎饼,满足青岛市民游客需求”。
罗庄区展区的沙沟芋头,也成为了首个主题推介日上的明星产品,“我们的芋头生长于沂河武河交界处的淤积土壤,香糯有面,口感筋道。”产品负责人孙爱利和记者说,带来的不到一百箱芋头,已经销售超过六成,“6斤装的,现场优惠价35元一箱”。
在产品展现场,还有一个展区在网络上也热闹非凡,它便是费县展区。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区内有四名主播正进行网络直播,她们一会儿推介展区内的各个产品,一会儿采访逛展市民。费县商务局工作人员陈志浩和记者说,这四名网红是专门请来为推介进行助力的,“她们都是我们临沂的网红主播。我们很重视此次推介活动,为了扩大影响力,我们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既面向青岛市民,也能面向全省全国人民,效果很好。”陈志浩说,费县目前正在进行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此次产品展上,他们还专门为电商设置了展位,电商自己也带来了直播团队,现场进行网红商品网络直播。
据介绍,费县展区此次设置了农业、工业和文化旅游三大板块,带来的商品包括板栗之乡的板栗、核桃之乡的核桃以及“豆黄金”腐竹等,深受青岛市民欢迎。
前去逛展的市民们会发现,在沂水县展区,两名穿着蓝底印花对襟衣服、头发灰白的老太太正坐在沂蒙小棉袄展台前一针一线地缝制着手中的儿童小棉袄。两位老人分别是76岁的李秀英和75岁的商纪英,她们现场缝制棉袄的场景,吸引了不少逛展市民围观拍照。
据沂蒙小棉袄项目发起人吴照京介绍,2013年他返乡创业,与一群老奶奶开启了沂蒙小棉袄的新市场,选用纯棉布和自产棉花为原料,坚持传统手工缝制,深受消费者喜欢。目前,他们村年生产手工缝制小棉袄7万余件,年产值约76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2016年,临沂将“沂蒙小棉袄”列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我小时候的棉袄就是我姥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现在的孩子都很少能捞着穿手工缝制出来的棉袄了。”前来逛展的市民李蕾触景生情,特意为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选购了一件棉袄。
在“产自临沂”名优特产品展上,最不缺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格外受到市民欢迎。仅在沂南县展区,就展出了传统老粗布手工艺品、根雕、面塑等多项非遗项目。据介绍,沂南县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市级29项、县级57项。其中,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弦子戏、传统家谱制作技艺、国槐茶制作技艺、根雕制作技艺、徐公砚制作技艺。
在元宝根雕展台上,一排排根雕、根艺吸引了不少市民上前观赏选购。其中一个造型形似长寿龟的根艺格外受到大家关注。沂南元宝根艺文化博物馆副馆长高燕英介绍,这一根艺作品利用的是一块长在悬崖上的树根,其中有一部分由于缺乏水分已经干枯,仅剩下一部分存活,所以出现了不同的颜色层次。据其介绍,根雕不同于木雕,讲求的是充分的利用根的自然造型去巧雕,因此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就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批示的“弘扬沂蒙精神”要求,大众报业集团拟利用自身优势,联合临沂市委市政府,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筹办“2019青岛沂蒙周”活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