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它的故事也充满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有人说清王朝是繁荣的,也有人说它们的萧条、封建令人鄙夷,而这些争议最后都在一张张真实的老照片中被彻底瓦解。
泥泞的土路,衣不蔽体的老百姓,即便是达官显贵的家中也十分破败,而这些都是清王朝的历史痕迹,虽说那时候中国摄影技术并不发达,但也有许多外国游客来到这里,拍摄下了许多老照片,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那清朝到底是怎样的面貌呢?
这张照片是由一名外国摄影师拍摄到的画面,照片中祖孙二人正忙完地里的活儿骑着骡子往家走,她的小孙女坐在竹筐中,那时候竹筐除了能用来拉货以外,另外最常见的一个用途就是背小孩儿。
因为那时候人们只有农忙才能有收获,才不至于饿肚子,因此哪怕是带着孩子也必须要前往农地里干活,小孩儿就直接放在背篓里,背去地里,一边照看孩子一边忙,而像照片中这家人还有骡子的都已经算是家境比较殷实的了。
一个英国女游客来到中国,拍摄了许多珍贵罕见的老照片,而现如今我们看着这些照片,也能够感受到清王朝统治下,百姓们的生活究竟是何模样,照片中这名老者露着肚皮坐在田坎边上,虽说看不出光影但通过老者的行为也能够感受到那时的炎热。
一般农忙结束以后,他们都会抽一袋烟,不仅是缓和劳累的身体,也还是为了能够得到短暂的歇息,如果田地庄稼种的多,有些人家还会专门留一个人在田里看着,防止那些手脚不干净的人前来偷盗。
那时候粮食比身家性命都重要得多,从他身后已经秋收完以后留下的稻子来看,这个老者家中也非常富足,能够有如此一片稻田,至少吃喝不用发愁,不过从老者如枯树皮一样的手来说,这份殷实也是来之不易的。
在那时候人们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千秋,并且由于清王朝的统治,百姓们的生活被分为了两个等级,要么吃穿不愁,要么衣衫褴褛,而照片中这对父子很显然就是后者,破败的衣衫,脏乱的头发,儿子的目光望过来显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凄凉。
而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拮据的是父亲的残疾,他的父亲眼睛看不见,出门只能依靠儿子和木棍,这也间接导致了他们家中缺少了一个劳动力,加上儿子需要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原本就拮据的生活也只能眼看着它雪上加霜。
在紫禁城内,随处可见的不是繁华热闹的商铺,而是这样萧瑟又凄凉的景象,虽说街道两旁也有商铺,但是却鲜少能清楚看到生意红火,那时候对于城市的规划也并不是十分完善和看重,因此路边也只有几棵零零散散的小树苗,这样的绿化带看上去也十分简陋。
照片中这名妇女正带着孩子跨过一个小沟渠,而这个延绵数公里深至数十公里的小沟渠就是清朝时期的排水沟,为了确认和保证路面不会积水,因此才挖掘了这样的排水沟,不过这样的造型看上去也没有一点美感可言。
道路虽然宽阔,但却是土路,那时候有许多地方县城都已经慢慢开始铺设砖石路了,然而在紫禁城内却还都是这样的土路,一辆马车呼啸过,尘土激起数层高,若遇到下雨天这样的路面就更加难走,出趟门,鞋上衣服上都是泥。
在新疆喀什因为交通比较闭塞,加上距离京师几千里之外,这里并没有受到清王朝太多的剥削和统治,因此,那时候在偏远的边界地带人们的生活反而比较自由和幸福,因为新疆冬日的天气比较寒冷,因此照片中这对夫妇和孩子都穿着厚重的棉衣。
他们的生活一看非常富裕的,就连孩子还有单独的小木车,夫妇的穿着也非常整洁,虽说有灰尘,但是并没有破损,小孩儿的小木车在那时也是很罕见的,一般家庭都用不上,这样的小木车不但可以坐还能躺。
每当小孩困了以后,就躺下,母亲拉着车前的绳子慢慢走,摇摇晃晃的孩子很快就能进入梦乡,在这个小木车的顶部父母还贴心的搭了一个遮阳布,由此可见,小木车中的小孩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晚清时期,一名乡村的妇女正挑着扁担,干着农活,而那时候由于婚姻包办的缘故,许多夫妻之前实际上都有着血缘关系,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的身材或者长相都和普通人有较大的差异,就好比照片中这个妇女。
她的身高并不高,在当时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来说,个子矮成为了一种通病,这名妇女挑着扁担,正常的长度,在她的肩上却显得有些累赘,挑起的竹筐都快挨到地面了,而最有必要注意一下的就是她的脚。
缠足对于女性的禁锢是非常残酷的,并且这样的陋习也导致了女性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果说嫁去高门显贵日日有人伺候,生活也还算是得到了一丝平衡,而若是嫁到穷苦人家,即便是行动不便还是要干着农活,可怜又可悲。
如果说看过黄沙遍地的乡村,那么在江南一带这样的水乡生活也算是一种别样的风貌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孩子也会更加童真一些,因为他们除了读书写字以外,还能够去河里抓小鱼小虾,每到了荷花莲蓬的季节,更是增添了许多乐趣。
而在清朝每个城市的气候不同生活的方式和种植的农作物也就不同,像这样的水乡,大家就是靠水吃水,农作物也都是一些能够在水里生长的产物,比如藕、莲蓬一类的,这样绿玉葱葱的画面,比起黄沙漫天来说的确展现出了江南水乡的风景如画。
在清朝,最常见的还有牌坊,即便是在城市内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不同名称的牌坊,千年的文明,百年间的时光看着就恍如隔世,而这些照片在如今的我们看来除了萧条还多了几分宁静,然而在那时来说,只代表着残败与落后。
清朝这些道路也鲜少会有专门的人来打理,因此在牌坊的周围地上也全是肆意生长的杂草,有的因为长期的暴晒,已经逐渐枯萎了,远处立于道路两旁的石像,远看就像是栩栩如生的百官站在路两旁,恭候你的到来。
在清朝有几个地区的女性是非常幸运的,其中就包括了两广地区和东北一带等,生活在这里的女子都是不用缠足的,她们都是天足,光从这一点来看,她们的生活就更自由和惬意得多,不但可以参加体力劳动,身体的比例看上去也更加协调。
照片中就是生活在晚清的南方女子,虽说是在偏远的乡村,但是她们的生活却是无拘无束的,那时候乡村都没有保养品,因此女性看上去皮肤也比较黑,照片中的两名女性正在农忙,浑身都是泥浆,手上也是黑泥。
不过她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如此,只有干活才能有饭吃,因此她们从不娇纵自己,哪怕是脏活累活都能干,年轻的这个姑娘仔细看她还怀着身孕,可即便如此农忙时期,她也一样是要下地干活的,自给自足在那时来说,也是一种娴静的幸福。
在清朝的最后几年中,人心思变加上此时天灾不断,人们的生活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而在此之前人们还是过得较为稳定的,照片中的人们正在收着麦子,顶着太阳,哪怕汗水不停地流淌,但至少心中还是十分甜蜜的。
但这样的景象没有维持多久,曾经收成颇丰的庄稼地因为天灾变得颗粒无收,农民们的生活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整个清王朝都处于暴风雨来临前的黑暗时刻,前路漫漫,曾经还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人们,转眼间就要承受着巨大的时代变迁。
清末的农村许多孩童都是这种模样,照片中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6个孩子,最小的孩子还是小婴孩,而他们的生活可以用“民不聊生,不堪重负”来形容,清朝女子最中清誉,而照片中这位母亲却是衣不蔽体,看上去十分可怜。
而这些孩童面对国家的不作为,他们也只能感叹生不逢时,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农村,食不果腹已经是好的了,如果不幸再遇上天灾,暴尸荒野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那时候人们才会时常说一句话:“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在清朝风雨飘摇的时期,天灾战乱不断,人们也是汲汲自危,对待前路的未知充满了惶恐,紫禁城内都是一番苍凉的景象,更别说那些不在天子脚下的小村落了,煎熬困苦的人们比比皆是,穷苦人想要摆脱困境也成为了一种痴心妄想。
如今我们生活在太平年代,生活水平也是直线上升,而越是这样的我们更应该忆苦思甜,珍惜如今的时光,比起那些吃泥土过日的孩童来说,我们也可以安度时光已经是莫大的幸事了,前路漫漫,珍惜才能够永久。